
周作主谈主喜读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1936年写过一篇随笔,先容这本书;1942年又写了一篇《对于〈燕京岁时记〉译本》。周氏对于情景的著作,常干系于此书内容的抄引,读来颇有滋味。其后我买了一本北京出书社的《燕京岁时记》,才发现唯有薄薄的五十页条记,很快便翻读一遍。
第一次购买:
失望的1936年台版
周作主谈主谈及的英文译本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系好意思国汉学家卜德(Derk Bodde)翻译,1936年由北平的中法藏书楼出书。我在孔夫子古书网上搜索,未必发现此书的英文译本竟然有好几个版块,售价均立志,尤其是1936年的第一版块,标价已达千元。从古书商提供的像片来看,这本书的英译本印刷甚佳,插图尤为臻妙。其中广东的一家古书铺,有册台版的卜德英译本,售价256元,于是我便买了下来。待书得手,颇为失望:不但系平装,32开本,况兼统统插图全改成了黑白——原书衬页上的两张彩色门神,改成黑白色,还挪印在了书内,激情顿失。略翻一遍,发觉此书由台北SMC PUBLISHING INC(天南书局)1977年翻印,1994年再次翻印,我买到的这册等于后者。此书除了《燕京岁时记》英文本,还有一本1928年由Original Edition Published Tientsin and Peking出书的MANCHU CUSTOMS AND SUPERSITIONS(《满族的习俗与迷信》)。
第二次购买:
惊艳的1965年港版
台版英文书《燕京岁时记》令我颇为报怨,便又在网上搜索一番,发现一本香港大学1965年版。从网上的图片看,与1936年版永别不大。此书售价是台版的二倍,以为也还不错禁受,于是再次下单。待书送来,居然惊艳。这本英文本16开,枣红色布面硬精装,双色套印,纸张尤其好。港版块扉页和书脊均有英文书名、译者名,还有香港大学的象征图案,扉页印有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HONG KONG 1965(香港大学出书社,香港1965)。我以为这本书在装帧、插图和印制上真实上佳。细细观赏时,见衬页有相称古朴的隶书书名,系采自1906年木刻线状第一版块的庆珍题字,与右侧的扉页英文对照,井水不犯河水,亦可见编者的全心。书前的门神彩色插图,如藏书票相同,傍边各贴一张,画像当然。还有书中的插图,除了收受《鸿雪缘分图记》中的六幅线描插图外,还有画家傅叔达为此书稀奇创作的民俗线描摹,亦然分外地灵活。英文中触及的东谈主名和书名,齐有繁体汉字小楷作注,亦是别有风采。更令我有些未必的是,我购得的这册英文译本,扉页上有“北京圖書館藏書”的红色印记。真不知它是如何从馆藏流寇民间,如今又迂回到了我家。独一令我缺憾的是,书莫得护封。而我查遍全网,均是如斯。

买得这册1965年香港大学版的英译本《燕京岁时记》,令我对此书的出书和印制有了很大风趣。经查阅尊府发现,北京番邦语大学顾钧栽种对此书的翻译出书颇有参谋,他在《卜德与〈燕京岁时记〉》中稀奇先容了这册对于北京岁时情景民俗的条记被翻译的情况。由此文我更为感风趣的是,卜德不但翻译了这本书,还翻译了冯友兰的《中国玄学史》上卷,且亦由北平的法文书店出书。这家法文书店设在北京饭铺,其后在一本《近代番邦东谈主与北京文化》的学术专著中,我亦读到了顾钧栽种所写的《亨利·魏智过头北京法文藏书楼》一文。其中,有对亨利·魏聪颖略这家出书社和书店的详备先容,并绝顶先容魏智出领土书的脾性:内容多选中国文化题材;绝大部分为原创首发;出书周期较长,但勤恳诚心诚意;限量刊行,学术类竹素大多在800册以内,最少的唯有150册;装帧贪图追求齐全,巨额竹素收受硬皮精装,外有精雅护封致使包有硫酸纸。
第三次购买:
不逊色目下的新型洋书
正本我无心再购英译本《燕京岁时记》,但经顾钧栽种的先容,竟燃起了搜寻1936年头版块的温雅。孔夫子古书网上的1936年头版块倒是有几家古书铺待售,可售价均立志。几经盘桓,终于聘用了北京的一家信店来购买,售价又是港本的二倍。待这本1936年头版块送来,我不由得惊呼起来:乍一看去,第一版块与1965年港本无甚区别,但细细对比,发现第一版块的各式插图更为显然,内文的印制也更显温润散逸。此第一版块的印刷机构为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华北日报》),即上海刊行的英文报《字林西报》。我不由得推奖,那时的北平,除了琉璃厂的中国线装书,骨子上还有这么的新型洋书出书,即使放在今天,亦然绝不逊色,致使都是上品。
就在刚刚购得这册1936年头版英译本时,北京布衣书局在出售2024年新版《中国花梨产品图考》。铭记读顾钧栽种著作,此书由法文藏书楼第一版,查阅后,神机妙算。1944年10月,德国汉学家古斯塔夫·艾克(Gusta Ecke)在北平法文藏书楼出书了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中国花梨产品图考》),由辅仁大学印书局以珂罗版印制,限量200册。此书于2017年荣登佳士得亚洲艺术珍摄拍卖名录。
更为趣味趣味的是,我最近读周运的《乘雁集》,发现这本书共四百多页,其中《知堂藏书离合考》占了泰半篇幅。而在《知堂藏书离合考》里,《周作主谈主外文藏书知见录》又险些占了一半,是周运躬行撰写的。这份二百余页的外文藏书知见录,详备摆设和记载了周氏藏外文书的版块、装帧以及购买的技艺、方位。我粗读一遍,发现周作主谈主的外文竹素,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北京饭铺的这家法文书店。由此推定,周作主谈主读的《燕京岁时记》的英译本致使日译本,都购自这里。
虽然该公司没有提供裁员的具体原因,但Recruit首席执行官Hisayuki Idekoba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世界,我们必须通过确保我们的产品为求职者和雇主提供真正出色的体验来适应。”
第四次购买:
虽有书封但非硬精装
略有些缺憾的是,我虽保藏了两册精装的《燕京岁时记》英译本,品相却不完整——莫得护封,只可算是残书。这在保藏界,但是大忌。我试图用英文书名在古书网上搜索,此次竟发现存册1987年香港大学的再印版,不但有护封,内文插图也一致,价钱与1965年版相同,于是立即下单。待书送来,掀开一看也曾失望,固然有书封,但此版并不是硬精装,且印制效用还不如1965年版。不外,此版封面的折页上有Peiping Chronicle(《北平纪事报》)等四种报刊的探求纲要,与顾钧栽种先容的一致,由此略可念念象第一版的情况了。
更多热门速报、泰斗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泓川证券_网上配资股票_可靠的股票配资
泓川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